控水稳油提高胡七南断块水驱开发效果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8月29日 10:18

...彦龙在海港经济开发区调研 努力建成沿海增长极

[摘 要]为提高老油藏开发水平,针对胡七南断块存在问题,运用多种技术手段,提出切实可行的下步措施,提高区块的整体开发水平。

[关键词]胡七南断块 控水稳油方案 非均质油藏

中图分类号:TM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4-0252-01

1 胡七南断块开发特征

1.1 概况

胡七南断块位于东濮凹陷西部斜坡带第二断阶带胡状集油田的中部。油藏西侧高部位受石家集断层遮挡,东受鼻状构造圈闭控制,为断层遮挡的构造圈闭油藏。该块油藏埋深-1720m—-2800m,含油层位为沙三中6—沙三下10共分15个砂层组。含油面积2.3km2,石油地质储量761×104t(H103井区地质储量31×104t)。

1.2 开发历程及开发现状

1.2.1 开发历程

该油藏于1985年投产,开发经历弹性开发、基础井网建设、高速开发、控水稳油综合治理和重组细分治理五个阶段。开发初期油井产量较高,平均单井日产油可达24t,综合含水9.5%;随着开发深入含水上升,产量急速下降,油田开展基础井网建设,先后转注了水井17口,有效控制了含水的上升,保证了产量;为了在短时间内充分暴露注水开发的各种矛盾,88年高速开发,在该块沙三中进行了“小井距、密井网、强注强采、高速开发”试验,该方案实施后,没有达到预期效果;1991年后油藏进入控水稳油综合治理阶段,针对该层系“小井距强注强采”,以“卡、堵、调”为主,周期注水为辅,并结合单采差层实验,区块含水上升率得到有效控制;2002年11月以来油藏采取重组细分治理,将两套层系物性好、动用状况较好的小层组合成一套层系开发,中差层组合起来用一套井网进行开发,方案实施后,区块的开发效果明显好转。

1.2.2 开发现状

油藏自投入开发以来,虽然多次细分调整,但随着开发的深入,调整后新的层间矛盾就会不断暴露出来。

与之前相比较,油藏产量逐年下降,主要原因有以下二个方面:一是由于油井边水推井或注水见效后含水上升导致油量下降,二是由于井况损坏造成的油量降低。

2 編制方案所做的主要工作

2.1 精细构造研究

本次研究,充分利用现有的测井资料,进行精细地层对比及划分,结合三维地震精细解释,重点修正了胡7-14断层与胡7-20断层的走向及切割方式,重新认识了一个小断层—胡7-29断层。在此基础编制了15个砂组顶面构造井位图,并加密构造等深线至5米。通过对构造的重新认识 ,发现在S3下5、6层系北部,等深线沿石家集断层形成有局部高点,为下步该区的进一步挖潜提供了方向。

2.2 储量动用状况调查

2.2.1 储量分布及水驱动用状况调查

从小层分类动用调查结果来看,①油层厚度大,物性好,动用程度较高的I类高含水小层,目前开发水平较低,采油速度仅0.48%,但该类小层剩余可采储量达21.6×104t,占总剩余可采储量的53.7%,因此搞好I类层的治理是区块稳产的基础。②近几年来细分开发已实现了II、III类层产量的接替,目前II、III类层产量已占到总产量的52.7%。但II、III类层目前水驱动用程度仍只达到43.8%,II、III类层剩余可采储量18.6×104t,占总剩余储量的46.3%。因此继续做好区块细分开发工作,进一步提高II、III类层水驱动用程度是实现区块开发水平进一步提高的关键。

2.2.2 剩余油分布研究

从剩余油分布状况看,有以下几点认识:

①油层厚度大,物性好,动用程度较高的I类小层仍具有较大提高采收率的潜力,搞好I类层的治理仍是区块稳产的基础。

②剩余油相对集中分布的井网控制不住型、成片分布相对差油层型、构造剩余油型是下步挖潜的主要方向,主要通过完善注采和细分开发来挖掘II、III类层潜力,是实现区块上产的关键。

③滞留区型剩余油主要靠水动力学方法,通过改变液流方向来挖潜,但所占剩余储量比例小,不是下步挖潜的主要对象。

3 方案部署

3.1 部署思路

在构造及剩余油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开发层系、不同油藏特点及开发潜力,采取有针对性的不同治理方法。2010年方案部署思路为:在重组细分治理的基础上,继续做好井组的层间精细注采调整工作;对因井况损坏严重而造成井网不完善的区域,通过老井侧钻、大修等措施增加生产井点,进一步完善注采井网,挖掘平面剩余油;对水淹严重的I类储层通过选择适应性堵剂进行深度调剖等措施有效改善层内矛盾,扩大注水波及体积,从而提高油藏水驱动用程度;对局部发育的有较大潜力的II、III类层建立独立的注采井组,形成高效注采和产能接替。

3.2 主要做法

(1)在重组细分的基础上,继续对部分井组进行层间精细注采调整工作。

(2)通过老井侧钻、大修恢复完善部分层系注采井网。

(3)通过调驱对严重水淹的I类层进行层内挖潜。

3.3 部署结果

3.3.1 沙三中层系

1、S3中6-10好层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层内矛盾突出,缺乏有效的挖潜措施,二是部分区域注采井网有待进一步完善。下步治理方向是通过大修、油井补孔、油井转注等措施进一步完善注采井网,提高水驱控制程度,同时通过水井深度调剖等措施改善层内矛盾,提高层内波及体积。

2、S3中6-10差层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重组细分治理后,差层的注水量偏低,又由于部分井井况损坏,造成局部区域注采井网不完善,开发效果较差。下步治理思路是切实加强有效注水,确保注水到层,有效提高地层能量,充分提高差层动用程度。在此基础上,通过挤堵、补孔等措施改善层间矛盾,提高层间动用程度。同时通过大修、回采等措施增加生产井点,实施转注措施完善注采井网。

3.3.1 沙三下层系

1、S3下3层系

地质储量21×104t,目前层系有油井4口,水井3口,注采井数比1:1.33,下步治理工作量的重点是水井。加大对水井的调驱工作,在充分挖掘I类储层剩余油的基础上,动用II、III储层,增加注水波及体积,提高水驱动用储量,

2、S3下4好层

主要包括S3下4上3-5及S3下4下2-5等7个砂体,储量151×104t,占S3下4层系总储量的79.6%。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主力层已严重水淹,综合含水达98%左右,构造局部高点缺少生产井点,注采井网仍需完善。下步治理思路为:在精细构造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打侧钻井,挖掘构造高部位剩余油,同时通过采取打塞归位、补孔、回采,油井转注等措施增加生产井点,进一步完善注采井网,提高水驱动用程度,平面上采取高部位注水,拉大注采井距。

3、S3下4差层

主要包括S3下4上1、2、64下1、6-8等7个砂体,储量39×104t,占S3下4总储量的20.4%,这类小层具有物性相对较差、平面叠合性差的特点。下步主要是通过局部建立注采井网,提高水驱动用程度。

4、S3下9-10层系

地质储量16×104t。目前该层系有油井2口,水井2口,平均单井控制地质储量4×104t。由于储层物性较差,水井注水压力高,注水量偏低。下步重点工作是在注水好的情况下,通过实施水井补孔、填砂等措施,提高水驱控制及动用程度,挖掘平面及层间的剩余油。

作者简介

陈曦(1981-)女,汉,山东莒南县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油田开发工作。

调查 文章 油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