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县 三管齐下从严管理监督干部
胡海辉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纪委五次全会上指出要着力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氛围。“不敢腐”是畏惧惩戒之威,而被动戒不法之念、止不法之举;“不能腐”是权力置于阳光下运行和监督,失去了寻租的空间;“不想腐”是理想信念的笃定、思想境界的升华,不为利诱所动。三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因此,必须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三个方面同时发力、三管齐下,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惩治腐败。
[关键词]监督教育;惩治腐败;有效预防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3-0316-01
中央始終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营造“不敢腐”的威慑之势;坚决把纪律挺在法律的前面,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架起“不能腐”的红线、底线、高压线;组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筑牢“不想腐”的思想防线,正是践行习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实践。
1 突出“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在建立“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上下功夫
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反腐形势,必须用最严厉的惩戒措施,给予腐败分子政治上、经济上最惨痛的教训,彰显铁腕治腐的强大震慑,警示党员干部“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给腐败蔓延的势头踩上一脚“急刹车”。
(一)党委落实好主体责任
要实现“不敢腐”的目标任务,必须首先牵住积极落实“两个责任”这个“牛鼻子”。各级党委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一、党委主要领导要管住自己、管好班子、带好队伍,做廉洁从政的表率,对党风廉政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二、抓好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防止出现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做到任用一名干部,树立一面旗帜;三、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坚决纠正损害职工群众利益行为,着力解决事关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四、为纪委查办案件提供支持、给予帮助、创作条件,加大对违规违纪问题的查处力度;五、建立完善覆盖权力运行、监督、制约、问责全过程的监管制度体系,从源头上防治腐败。
(二)纪委落实好监督责任
各级纪委要深化“三转”,聚焦主业、突出主责,切实担负起监督责任,一是树立问题导向,严肃执纪问责、形成有力威慑,遏制腐败蔓延势头;二是加强对同级和下级党组织、党员干部的监督力度,发挥好党内监督专门机关的作用;三是强化责任追究,坚持“一案双查”,既要追究当事人的直接责任,又要追究领导干部的管理责任和监督责任,倒逼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履职尽责。
(三)坚持“打虎”不放松
领导干部身处要职,位高权重,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一方面,领导干部的异化腐朽是对党和人民最大的背叛,既辜负了党的培养,也辜负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另一方面,领导干部作为政府、企业改革发展稳定政策的执棒者,若是为了一己私利而谋取不义之财,损失的将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更会对一个行业乃至整个国家造成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和经济损失。
(四)坚持“拍蝇”不放过
还有一些人,他们虽然不是领导干部,但在工作中却处在大宗物资采购、重要事项审批、巨额资金支付等业务处理的关键节点上,这样的人基层的老百姓见得最多,反映也最为强烈;还有一类不正之风,吹在社会的角角落落、关系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与老百姓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有着密切联系,这样的事就发生在老百姓的身边,老百姓深受其害、苦不堪言,痛恶之感最为深刻。所以必须坚持“拍蝇”不放过,使老百姓看到真实的变化、得到真正的实惠,彻底净化社会风气。
(五)坚持点名道姓通报曝光
对于发现的违规违纪问题,都要“一视同仁”,进行点名道姓批评、公开通报曝光,一方面是为了严厉惩处贪腐行为,另一方面要达到惩戒一个人、教育一片人的警示作用。
2 突出“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在建立完善“不能腐”的配套制度上下功夫
腐败是权力运行失范的衍生物,必须用不断完善的党内法规和规章制度来扎紧“不能腐”的“篱笆”,使各项党内法规和规章制度相互融合、整合协调,部门、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各司其责,将权力置于阳光下运行和监督,才能从源头上消除和根治腐败问题。
(一)健全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关口前移,将监督的覆盖面延伸至干部选拔任用的全过程。一是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做好竞聘资格的审核把关,严格按照高标准选拔干部。形成干部“能上能下”的良性机制。二是严格规范竞聘程序,坚决制止和纠正违规行为的发生。三是建立完善新任职干部见习考察机制,在一定期限内更全面、客观、公正地考察干部。
(二)健全完善权力运行的监督机制
以胜利油田单位为例,在监督领导干部业绩行为方面,一是贯彻执行好油田“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议制度、党委议事规则等制度规定,以及各二级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的实施细则,对领导干部落实党内民主集中制和党内民主监督情况进行规范和监督。二是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廉洁从业若干规定、对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洁身自好等情况进行规范和监督。
3 突出教育引导、提升道德素养,在夯实“不想腐”的思想堤坝上下功夫
腐败问题从个体上说,是领导干部本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出了问题,是思想道德上的滑坡导致行为上的失范。必须深入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持续强化教育引导,使领导干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高道德修养,筑牢“不想腐”的思想道德防线。
(一)抓理想信念教育
一方面,不放松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入学习,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正确认清当前的国家、社会形势,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指导工作实践。另一方面,要增强党员意识,在党爱党、在党委当,当忠诚奉献的典范;带头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当遵规守纪的典范;多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当为民服务的典范。
(二)抓个人品德教育
领导干部要对照习总书记“三严三实”的要求,一方面主动净化自己的精神世界,树立高尚的精神追求,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脱离低级趣味;另一方面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领导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领导干部要时时刻刻把人民群众装在心里,做到权为民所用;再一方面要管住自己的行为,坚决避免“七个有之”的行为发生在自己身上。
(三)抓职业道德教育
首先要勤政,领导干部要热爱本职工作,把干的工作当做一生的事业去经营。其次要廉政,面对各种诱惑,要守住道德的底线,做到自警、自省、自律,不要为了一己私利、一时痛快、一时之气而毁了自己的政治前途。
(四)抓社会公德教育
领导干部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自觉抵制“四风”问题, 时刻注意和维护自己的党员形象,带头维护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同时要教育管理好身边的工作人员和家人,遵纪守法,严守公德,主动接受社会和组织的监督。
(五)抓家庭美德教育
发挥家庭在助廉和促廉方面的积极作用,首先要经营好家庭关系,当好爱人、管好子女,吸收传统文化中的有益营养,正作风、立家风,勤俭持家、和谐兴家。其次要约束好家人的行为,避免“祸起萧墙”,决不允许家人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内从事经营活动,决不允许家人打着自己的旗号招摇撞骗、横行世上,决不允许家人以自己的名义在背后收受他人贿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