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化检测中危害因素及防护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8月30日 02:05

焊接操作中的危害因素及防护

张海华++孙正君++赵文博

[摘 要]理化检测具有一定危险性,烧伤、电离辐射、化学产物等危害因素,对检测人员身体与心理具有一定影响。对此,还需要在产品检测中严格按照操作流程检测、进行人员心理素养培养、提高其危险意识与防护能力。这对理化检测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理化检测;危害因素;防护

中图分类号:F224-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5-0317-01

理化检测主要针对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理论基础,根据标准技术流程,对产品属性与质量进行研究、评定。理化检测中,检测人员需要与较多化学试剂直接接触。众所周知,化学试剂具有一定腐蚀性、刺激性,对人的伤害是巨大的。因此,还需要在理化检测做好防护工作进而确保人员安全。

一、理化检测中危害因素讨论

(一)物理属性因素

第一,噪声危害。随着科学技术的提升,理化检测技术也得到了进步与发展,其设备种类、数量也逐渐趋于复杂化,呈现多样化特点。如:微波消解仪、超声破清洗仪、气相色谱仪等,在其运行过程中噪音较大,造成检测人员需要高度集中而出现错误动作。另一方面,噪音对检测人员身体具有一定伤害。据调查显示:人们长期在干扰、噪音环境下,加快人的机体老化,影响心脑血管、中枢系统等,严重者出现失眠、内分泌紊乱、心律不齐等问题。影响人们身体健康进而影响工作质量。

第二,物理伤害。烧伤、烫伤等属于物理伤害范围。理化实验室中烤箱、电热蒸馏水器、电炉、高温加热装置、硫酸等物质,检测人员需要长期与这些设备打交道,利用率较高。一旦出现检测错误即可导致人员烫伤、烧伤等。另一方面,量筒、锥形瓶、量杯等有一定易爆危险,进而造成物理伤害。

(二)化学性危害

第一,化学试剂危害。理化检测实验室中保存着一定低剂量化学物质,化学试剂能够通过皮肤接触或呼吸道而流入体内,长期堆积在体内进而造成慢性的远期效应。因为低剂量化危害是缓慢的,难以在短期内发现。另一方面,低剂量试剂和设备利用状况与环境条件也具有一定关系。例如:浓硫酸、浓盐酸一些强酸试剂,具有易挥发性、毒性,例如: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等。尽管在理化检测中强酸类别试剂用量不多,不过在长期接触下易造成眼角膜灼伤、呼吸道炎症等。

第二,检测过程化学危害。理化检测中,一般隶属于化学反应过程,尽管应用的化学试剂无毒、无刺激性;但与化学物质反应后将生成有毒物质。检测实验内,化学试剂具有易挥发特点造成实验室始终处于刺激性、腐蚀性环境下,造成检测人员神志不清、形态不稳等问题。

二、理化检测中危害因素防护

(一)完善理化操作流程

在理化检测过程中为确保顺利检测,完善的检测操作流程是必不可少。所以,实验室管理单位应引起高度重视,注重检测人员身体保护、应严格根据国家有关标准要求与规定对理化检测有关流程加以完善。例如:结合实验室环境安装通风系统、消毒系统进而确保实验室良好通风等,加快空气流动、将化学物质危害降到最小。设置隔离遮擋,屏蔽实验室设备、装置、试剂等。管理单位立足于标准建设,制定严格的操作流程,检测人员严格遵守正确检测流程操作。此外,也应制定完善的急救制度,急救方法,确保检测人员安全。

(二)提高检测人员检测技术水平

理化检测不同于其他行业,检测人员技术水平培训也不同于其他培训。对此,还需要安全管理单位根据检测工作属性,进行职业安全保护与专业技术水平培训。管理单位应根据检测人员水平与安全认知进行有关考核,提升检测人员检测技术水平。要求只有通过考核的检测人员才能投入到实践工作中。针对有待提升、操作流程不熟练的检测人员,应继续学习提升技术水平、熟悉操作流程,避免操作中出现不安全、违规操作,确保每一名检测人员身体安全。

(三)加强检测人员心理教育

从事理化检测需要检测人员具有较高的心理素质与生理素质,胆大心细,并且理化检测工作具有无规律性特点易造成不同程度疾病。所以,检测人员应具有自我调整能力,利用有效途径适当的缓解压力与紧张情绪,控制自身情绪与心理影响因素。另一方面,检测人员要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合理的饮食结构、营养充足。确保健康身体与心理是理化检测的基础要求。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检测人员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到理化检测工作中,提升检测效率。

结语:

现阶段,检测实验逐渐趋于成熟,一些实验室管理处于真空状态,对检测人身具有一定危害性。尽管我国制定有了制度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进而从根本上做好理化检测防护。

参考文献:

[1] 黄中明.理化检测中危害因素及防护[J].当代化工研究,2016(08).

[2] 王艳玲,郑继惠,汪勇.工业三聚氰胺检测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J].川化,2014(01).

[3] 董维伟.电焊作业环境中职业危害因素检测与防护[J].科技与企业,2015(12).

文章 理化 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