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医科大学学报社 统计源核心 官方网站
刘平
[摘 要]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原始文献为统计对象,对《贵州医科大学学报》2014~2016年的载文情况、基金论文量、核心作者群、发文时滞及引文率等进行统计分析,以此总结出《贵州医科大学学报》近年来出版的特点和规律,为进一步办好刊物和提高质量提供依据。
[关键词]贵州医科大学学报;统计分析;载文;核心作者;引文
中图分类号:G2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5-0251-02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医药卫生类综合性学术期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期刊网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摘》和中国生物学文摘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解放军医学图书馆数据库》、《中华首席医学网》等收录。载文情况常被用作衡量学术期刊质量和传播学术信息能力的指标[1]。为此,本文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对《贵州医科大学学报》2014~2016年的载文、基金论文比、核心作者群、引文等进行统计分析,了解该刊目前的载文、基金论文、引文及作者分布情况, 评价其学术地位及本刊的现状。为其今后进一步提高办刊质量和发展方向平发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1 载文统计分析
载文量的分布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期刊的发展变化。《贵州医科大学学报》自2013年启用网上投稿系统以来,投稿数量在以往纸质投稿的基础上有了极大的增加,期间经历了量两次刊期变动,2013年由双月刊变更为月刊,页码也做了相应的调整,由148也调整为112 页,载文量也因此呈现出迅速增加的趋势。2014~2016年的3年间,系统共收到稿件5 879篇,退稿4 683篇,退稿率79.6%。3年共出版发行36期,刊载1 073篇文章,录用率为18.3%。见表1。由此可见,本刊对质量之重视、要求之高,质量达不到标准的一律做退稿处理。说明《贵州医科大学学报》稿源丰富,传递科研成果的能力越来越强,影响力越来越大。
2 基金资助论文统计
基金论文是指期刊刊载的由各类基金项目资助的论文,基金论文比是指基金论文占刊载论文总数的比例,是衡量期刊学术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2]。2014~2016 年《贵州医科大学学报》共刊受基金资助的论文530篇, 其中国家级232 篇, 省级237篇, 市级 61 篇, 见表2。统计结果显示,基金论文比逐年持续增高,而且占总发文量的一半以上,从2014年的122篇增加到2016年的257篇,尤其是国家级基金资助论文量的增长,2016年达到115篇,占全年总发文量的68.4%。这些国家级的基金项目是国家重点支持、对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项目。表明本刊的研究领域与国家重点支持的研究领域一致,能够及时反映我国医学领域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3 载文栏目统计
文章刊载的栏目分布往往是反映该刊刊载论文基本状况, 揭示文献研究的方向和发展情况。对该刊 2014~2016 年刊载的1 073篇文章按栏目进行统计,3年间共设7个栏目,其中发文数量最多的栏目为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临床研究占总发文量的45.29 %, 基础医学占总发文量的36.62 %,见表3。
4 核心作者群分析
形成连续、稳定的作者队伍,是办好期刊的重要因素之一[3]。核心作者群是指那些发文量较多,影响力较大的作者集合体[4]。通过对《贵州医科大学学报》2013~2016年出版的作者系统分布统计,可以看出贵州医科大学及其附属医院的作者最多,其中第一作者为贵州医科大学的稿件有503篇,占总发文量的的46.9%,其次是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53篇,占总发文量的的23.6%,见表4。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本刊秉承了是为本校科研及本单位附属医院服务的办刊宗旨。
统计结果还显示,《贵州医科大学学报》拥有稳定且学术基础雄厚的作者群体,这些作者大多是医学学科的学術泰斗和医学科研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学术研究比较深入、持久,他们的选题具有前瞻性和连续性,一方面保证了稿件的质量,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对《贵州医科大学学报》的支持和信赖。再次,本刊还应在稳固的作者群基础上开发、培养新生的作者群体,比如对于那些研究基础相对薄弱、论文写作水平不高的作者,应采取积极扶持的态度,耐心地指导其修改稿件,培养他们逐步成为本刊的核心作者,这样可以吸引更大范围的稿源,满足稿件的连续性和优质性。
5 引文统计与分析
引文数量即参考文献数量, 是指来源期刊论文所引用的全部参考文献, 是衡量期刊科学交流程度和吸收外部文献能力的一个指标。该刊 2014~2016 年共发文1 073篇,总被引数为2 405篇,总他引数为2 175篇,篇均被引率为2.24%,篇均他引率为2.02%。见表5。
6 发文时滞统计
论文发表时滞是指论文的出版日期与所注收稿日期之时间差[5]。出版时滞过长会影响科技成果传播的速度,过长的出版周期还会导致作者的科研成果丧失首创性、时效性和前沿性,影响作者职称的评定,同时还会影响读者及时获取科研动态、研究进展及最新的技术应用情况。对《贵州医科大学学报》的发文时滞统计显示,2014~2016年共刊载1073篇,有收稿日期的为1073篇,发文时滞(每月按30d计算)最长为398d,最短为32d,平均为210.28d,见表6。由此可见,本刊在出版周期上对出版时滞的重视,能以最快的速度出版优秀的科研成果,提升了本刊的传播速度。
3 讨论
随着我国医学水平的提高,医学期刊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贵州医科大学学报》以解读医学生活与医学社会种种现象等医学文化为己任,形成了鲜明的办刊特色。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原始文献为统计对象,对《贵州医科大学学报》2014~2016年的载文、基金论文比、核心作者群、引文等进行统计分析,从3年来该刊载文的情况统计中看出,该刊所设栏目主题清晰, 发展方向明确,其中重点栏目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专题研究, 这3个栏目是支持本刊发展和推动医学研究的现实力量。从引文数量统计结果显示,该刊引文率在逐年提高,从2015篇均被引的2.06%到2016年2.36%,这充分显示出该刊作者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涉及国内医学知识信息的深度与广度, 说明该刊作者的结构水平在不断提高,学术能力在不断增强。从发文时滞统计可以看出,该刊在保持学术水平稳定的前提下, 缩短了稿件处理流程及出版时间。据报道,当代科技文献发表如果延误1.5~2.0年, 其情报价值丧失30%,因而发表时滞是评估期刊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6]。该刊平均时滞天数为210.28d,小于我国科技论文351d平均时滞[7],因而该刊的发文时滞显示出具有较好的报道时效性,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该刊编辑人员在审稿、编辑、校对、印刷等环节上,为缩短该刊的论文时滞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从基金资助论文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该刊的基金论文数量逐年呈上升态势,尤其在2016年,基金论文数量与质量都有很大增长,获各类课题基金项目资助总数达257篇,占全年发文总数的68.4%。其中国家级基金资助论文115篇,省级基金资助论文103篇。由此表明大量高质量、高学术性的论文投向了该刊,充分体现出该刊的科研前沿性和学术性。从作者群结果分析显示,核心作者集中在本校师生及本校附属医院医护人员,该刊应继续锁定这些核心作者,加强与作者的联系,保证稿源的持续性。从栏目设置看出,专题研究、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占的比例比较大,专题研究和基础研究的稿件大多都是受国家级和省级项目资助的论文,是医学研究的前沿问题,这类稿件质量优质,学术指导意义突出,应继续加强对此类稿件的约稿。
综上所述,《贵州医科大学学报》稿源丰富、发文时滞较短、篇均引文数量较多、基金资助项目论文级别较高,具有稳定的核心作者群体,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刊风格, 在医学期刊中影响较广,是我国医学领域工作者必读的刊物之一。
参考文献
[1] 杨华,赵悦阳.2000~2004《中华检验医学杂志》被引分析[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12):1307-1311.
[2] 万锦堃,薛芳渝.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2006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235-236.
[3] 刘煜.利用文献离散规律评价科技论文[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 1997,10(4):233-235.
[4] 史书侠,杨华.中华眼科杂志2001至2004年载文分析[J].中华眼科杂志,2005,41(7):652-655.
[5] 吴校连,朱英辉,李雁菁.《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0-1999年载文分析[J].医学信息,2001,14(2):71-74.
[6] 王萍,孙明明.《大豆科学》近十年载文与核心作者群分析[J].大豆科学,2014(4):346-348.
[7] 刘青芝.我国应急物流研究文献的定量分析[J].河北企业,2015(5):436-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