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 理念统筹推进创业教育
王艳超++杨龙
[摘 要]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以来,各高校纷纷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意在从根本上解决和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高校学生党支部作为党在高校的基层组织,是落实高校各项工作的组织形式之一,是对学生党员进行教育管理最直接最有效的载体,也是学校党建工作的坚实堡垒。本文阐述了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了分析,探索了以党支部建设为抓手,发挥党员的作用,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关键词]创新创业 党支部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3-0296-01
2014年9月,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在公开场合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掀起了全国“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了“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势态。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
公共服务“双引擎”[1]。2017年党中央、国务院共同发布了《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指出要推动完善促进青年就业创业政策体系,推动青年投身创业实践。在国家的大力号召下,各高校纷纷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挖掘大学生创新创业潜能,使大学生由知识的拥有者变成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创业者,从而在根本上解决和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2]。高校学生党支部作为党在高校的基层组织,是对学生党员进行教育管理最直接最有效的载体,也是学校党建工作的坚实堡垒。因此,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和凝聚力,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高校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个高校也在不断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模式,通过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构建切合学校定位的多元化创业教育体系,不断更新办学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实效,但是,基于当前大学生创业的现状和我国高等教育的传统模式,创新创业教育整体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解决。
1.创新创业教育的观念不够成熟
目前,高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观念培养中,没有真正把握创新创业的本质,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存在误区,认为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是极少数,是学生毕业后的事情,在大学开展创业教育意义不大,对创业教育观念没有上升到以社会责任的理性层面与价值高度。许多高校学生的创业意识模糊,在创业课堂上效率低下,学习的主动性偏低,对创新创业没有热情[3]。对创业活动认识不清楚,对家庭的依赖性较大,盲目的以为只有开公司才能算作创业,做小买卖、开门店不算创业。
2.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
创新创业教育是专业培养的向导,专业教育是创新创业的基础,只有创新融合专业,才能切实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大学生四年的专业学习,掌握了牢靠的专业知识,对所在的专业领域了解深入,为创新创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当前虽然高校越来越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陆续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但是这些课程大多与专业脱节,没有结合专业进行课程内容和体系的调整,很多学生都是跨专业领域创业,由于缺少专业知识,对创业领域了解不够深入,使创业成功的难度大大加大。
3.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缺少整合
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主要指的是师资、团队、创新创业基地等方面。师资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要素,我国高校大部分教师毕业后即进入学校任教,既没有社会实践经验和创业经历,也缺乏创业教育意识和创业实践指导能力,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倾向于理论说教[4]。学生创业团队的组建往往存在随意性和偶然性,缺乏专业性的指导。因此,当前的创业团队普遍存在成员搭配不当、职责分工不明确等问题。创新创业基地不足,并且作用不够明显,大学生创业必须有一个得以成长的基地,虽然有些高校提供了基地,但对于大量的创新创业学生来讲只是杯水车薪,在望尘莫及思想的影响下,创新创业基地的作用明显不够。
二、高校党支部对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1.借助党支部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充分利用学生党支部建设中的组织生活会、理论学习、支部建设体系等资源,对广大学生党员开展创新意识教育与创业能力教育,既能够增强广大学生党员对党支部建设的兴趣和热情,又能达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同时,党员的先进性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观念,党员们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党员的先进性可以帮助部分学生走出创新创业认识的误区,理性的认识创新创业,帮助学生培养的创业意识,为创新创业教育奠定好思想基础。
2.高校黨支部是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良好桥梁
高校学生党支部要做好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桥梁,要不断协调各个有关部门,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融合。在党支部开展的各项活动中,要突出专业特色,在活动中渗透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党支部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更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将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与党支部专业特色实践活动有机融合,如开展学生党员创业素质拓展活动、创新意识讨论会、党员责任与专业技能比赛等党支部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在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方面,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高校党支部有利于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整合
充分发挥高校党支部的作用,积极邀请一些优秀的企业家、政府官员、创业先进人士为学生进行培训,通过短期讲学、参加创业论坛等方式参与学校的创业教学,弥补高校实践型教师不足的缺陷。在学生创业团队组建方面,各个高校中已经在学生会组织、社团组织以及课题组等组织建立党支部,在党支部的各项活动中,党员之间相互了解,党员的综合素质较高,可以“唯才用人”,为创业团队的组建提供了方便。党支部要积极帮助学生联系创新创业基地,让有意向创业的学生走进企业单位,实地接触岗位,边学习边实践,积累创业经验。并且,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带头形成科研小团队,积极参加省、国家级科技创新比赛,“以赛代练”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整合创新创业资源,为学生成长成才铺好路。
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才刚刚起步,未来任重而道远。高校党建和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天然的联系。高校要发现创新创业教育遇到的问题,进一步整合资源,通过建立平台、设立活动载体、创新工作机制,来促进党支部建设与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学生加快创新创业的步伐以创新创业促进就业,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新华社.李克强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摘登)[N].人民日报,2015-03-06(02).
[2] 刘迪等.在高校学生党支部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模式探索,2015.51-53
[3] 王佳.大学生创新创业观念培养的方法及途径[J].2016.73-75
[4] 赵杨.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教育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研究,2014第1期,第36卷,230-232
基金项目
高校党支部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研究,项目编号:XDJ1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