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农业的探析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17年08月26日 08:14

气象防灾减灾专题研究班实地探讨农村气象服务

李雯

[摘 要]气象为农业服务为我国的农业生产带来一定的便利,也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近些年来,气象灾害现象出现的频率不断升高,不管是对于人们的农业生产还是生活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气象为农业服务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文中主要根据气象为农防灾减灾服务展开讨论,以便为以后的农业生产提供借鉴之处。

[关键词]气象 农业 防灾减灾 服务

中图分类号:s1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4-0263-01

中国是农业受气象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空气质量不断恶化,气候不断变化,全球不断变暖,极端天气经常会发生,所以我国农业气象灾害呈现出频发、多发、重发的趋势,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在逐年增加。

防灾减灾等方面的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气象工作不仅能够保障农业的生产,也是科学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在不断地增加,对农村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因此,这一系列的问题给气象服务提出了一个更高、更细致的要求。农业气象工作必须转变服务理念,在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时,应该对农业气候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对农用信息下乡、农村能源结构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做好咨询工作,为防灾减灾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

1.气象为农业服务的内容分析

1.1 对灾害性天气进行预报

对于出现的灾害性天气,气象为农业服务可以及时的为人们提供最新的天气预报,从而使人们能够全面做好农业灾害的预防工作,不仅如此,还可以让农业部门提前制定好防灾减灾的对策。

1.2 提供灾情信息

由于气象灾害所引起的农业灾难,气象为农业服务工作可以对出现的灾害现状以及受灾程度等进行准确的报道,以便农业部门能够及时掌握信息,制定救灾方案。

1.3 对农作物进行实时监控

可以采用地面监控系统与遥感技术对当地的气候变化以及农作物的生长状况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从而获取到农作物生长信息,并进行全面分析,以便农业部门可以更好的对农作物进行管理。

1.4 对农作物的各个生长发育阶段进行预报

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气象,而气象也会对农作物的每个生长阶段以及产量进行预报,之后再通过固定渠道把预报的结果送到省级或者是市级的农业部门,从而使气象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农业。

2.加强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于农业的措施

2.1 科学分析气象信息

为了更好的为农业服务,使农业创收增收,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这就要求我们做好气象服务工作。其中,气象信息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农民对于农业生产活动的安排措施,对农作物最后的收成有着很大的影响。如果气象信息不准确,会导致农民对于农作物的农业生产产生误判,甚至是影响农作物最后的收成。因此,气象部门要对气象信息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提供细致准确的气象预报,加大对气象灾害预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保证农业的健康发展和农民的经济收入。

2.2 提高灾害应急的响应能力并建立应急体系

建立灾害应急体系是势在必行的,而且要有政府和有关单位的参与,这样才能在各个阶层都有体现,可利用的资源才能够扩展到最大范围,以最快的速度将灾害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还应该做到在灾害来临之前要及时地传播预警信息,这样才能将气象灾害信息的通畅性保持到最好。首先,应该合理地划分出政府乡镇和农村的组成规模,规范农村自然灾害预警队伍,乡镇和农村要分别设立各自的防灾预警岗位工作站,同时也要配齐相应的管理人员。其次,对于人口密集的地段,需要装置LED显示屏和大喇叭,方便在灾害发生后第一时间通报灾情,保证气象灾害信息上传下达的通畅。

2.3 气象农业灾害监测评估系统的构建

对气象农业灾害进行监测评估不仅可以为灾害预报以及灾害救援提供参考,还可以保证气象为农防灾减灾服务的效果。只有建立高效、统一的气象农业灾害监测评估系统才可以使数据库更加完整,从而保证气象灾害概率发生的研究顺利进行。气象农业灾害监测评价系统的构建第一点就是要确保农业、水利以及行政部门等的相互配合,建设农业灾情实时上报体制,保证农业灾情以及气象灾害等资料能够通过专门渠道汇报到相关部门,从而使农业灾害的预防工作顺利开展。与此同时,对农业灾害的发生进行预期评估、灾害中期评估以及最终的综合性评估,对农业进行实时监测,把对灾害的预防技术运用到农业中,保证农业生产。

2.4 拓展发布方式渠道,做好农业气象信息的传递发布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信息化发展阶段,要逐步建立完善综合型农业信息系统平台和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地向农民提供各类涉农信息,帮助农民按照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和经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一方面气象部门要依靠各级政府引导和借助社会公共力量健全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拓展气象信息发布渠道,引导有关媒体、网络和通信运行企业积极配合气象主管机构做好为“三农”服务的气象信息播发工作,以气象警报、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固定电话、邮箱、手机短信、微博、等多种形式及时发布气象信息,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寻求和市场的有效结合,积极争取信息管理部门的协调,通过电视、广播、手机短信等实现气象预警信息的实时、无偿发布。通过手机短信发布果业、设施农业等气象信息。

2.5 加大关于防灾减灾的宣传力度

要积极取得政府和有关单位的支持,以便更好的开展工作,这样会有利于加大宣传力度,才能被更多的人看到,营造重视农业的氛围,将农业生产放在工作的首位,并且要建立一系列宣传措施,例如创建气象站等各种形式的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技术,对农业大户、基层负责人、农技人员以及农民进行普及,发挥他们在防灾减灾中的重大作用。

3.总结

为了提高气象防灾减灾的工作质量,更好地为农业服务,需要对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对气象信息进行科學细化的分析,使气象预报信息更准确更及时,大力宣传气象防灾减灾相关知识。通过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促进气象灾害综合预警系统的大力发展,完善防灾减灾全面措施,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促进农业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建英.气象为现代农业防灾减灾服务的思考[J].中国农业气象,2011,30(增2).

[2] 矫梅燕,李艳,坑喜兰.浅谈如何做好电视农业气象服务[A].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0第四届气象服务发展论坛——提高水文气象防灾减灾水平,推动气象服务社会化发展[C].2014.

[3] 尹常红,姚望玲,张翠荣.武汉农业气象服务新方式——农业110的探索及实践[A].2007年湖北省气象学会学术年会暨全省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会议学术论文详细文摘汇集[C].2011.

农业气象 气象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