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道信息化建设管理控制要点探讨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18年01月26日 15:59

牛传波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均十分关注自身的信息化建设,希望通过该项建设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港口航道领域也不例外。港口航道工程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予以全局统筹,有目的和有步骤的进行,才能做好该项工作。本文在此从航道信息化平台的应用现状出发,对如何加强航道工程信息化建设管理控制做了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航道;信息化;平台

中图分类号:F715.51;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3-0308-01

一、航道系统网络信息化平台运用情况

近年来,根据航道事业发展的需要,航道系统在信息化建设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搭建起了多功能、多层次的信息网络。从目前情况看,主要有:一是互联网。航道系统大多数员工,特别是机关工作人员,每天上班往往习惯性地打开电脑,通过互联网及时了解掌握国内国际最新的信息资讯。而年轻一些的同志开机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可能就是挂上自己的QQ或者MSN,通过网页浏览、文件传输等方式获取所需信息,并运用其强大的聊天功能,与远在天涯或近在咫尺的朋友、同事等进行联系、交流和沟通。由于网络传送的迅速便捷,人们传输文件、告知信息已经不需要通过纸质形式,只要通过电子邮件就可以实现,既经济实惠,又方便快捷。此外,众多网站的BBS(论坛),更为所有的网友开启了“畅所欲言”的广阔天地。二是局域网。局域网的使用可以在本系统范围内通过网络发布、传输相关的信息和文件,进行电子邮件的收发、利用。使用局域网,极大地方便了本单位、本系统全体员工之间正常的工作联系,特别是一些信息不需要再通过电话、文件邮递等方式相互传输,只要鼠标轻轻一点,过去费时费力的工作几秒钟就搞定了。航道局域网的功能虽然比不上强大的互联网,但其BBS平台,同样为全体航道职工畅通了工作和思想交流的渠道。三是智能运行管理系统。应用于运行现场岗位纸质台账电子化;船舶运行和各岗位流程全程可记录,可追溯;实现“运行调度防控手册”廉政风险防控;建立最基础的船舶管理数据库,为统计报表、数据分析,提供数据基础。同时,还搭建起了视频会议系统、信息发布平台,在办公楼大厅及船闸远调站设置电子触摸屏,在会议室配备电子投影仪等。

二、强化港口航道工程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1、构建高效的港口航道信息服务平台

构建高效的港口航道信息服务平台,其应该是集综合管理、信息共享以及信息发布等诸多功能于一身的。下面针对平台应具备的相关功能进行讨论:(1)信息管理。对发布信息进行管理,主要包括信息录入、审核以及维护等,为港口航道信息服务平台提供相应的信息发布内容。(2)发布管理。基于待发布信息的内容和类型选择适合的、高效的发布手段,如计算机互联网、手机短信以及航道通告等;对信息发布格式以及周期进行管理;对信息员与其具有的信息发布权限进行管理。(3)用户服务管理。对平台用户与其相关服务需求进行管理,如用户管理、服务订制以及权限管理等,其中为平台用户提供基于个人实际需要的服务订制功能是重点。(4)信息发布。按照发布管理提供的发布方式等,同时参考用户服务管理提供的相关信息以实现对各类信息的及时、有效发布,主要涉及航道和碍航物、航道通航能力以及航标等方面的信息发布。(5)平台管理。主要涉及权限、数据库以及日志管理等,旨在提高和保证平台的安全性,保障平台的正常运行。(6)辅助功能。如电子航道图管理等。

2、实现用户直接查询航标工作的效能

航标灯系统之中嵌有计算机微处理器,一方面能够准确测量航标灯的当前工作电压以及电流,另一方面能够随时调整灯光质量以及闪光频率,实时提供航标灯当前的状态信息。这样实现了工作现场数据自动无线传输的目的,且无需安排工作人员值班,作为管理者能够突破时间与空间的束缚,进行及时且有效的虚拟“临阵”指挥;管理者和相关用户能够借助网络用移动终端以快速、准确地了解当前航标工作状态,另外,其他获得授权的服务对象也能够借助网络或者移动终端进行该项查询,从而实现了用户直接查询航标的工作效能,大幅提高了平台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在维护方面,通过终端平台,管理人员能够更加快速和准确地发现失常航标,通知和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对发生故障的航标予以恢复,如此一来,能够提高航标维护工作的及时性,保证了维护工作的效率。与此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巡航频率,除终端报警之外,通常能够由原先的每月6航次减少到每3个月1航次,巡查次数大幅减少,节省了大量的维护成本。

3、由局部信息化向全信息化不断迈进

该平台虽然能够收集、发布和管理多种信息,然而就可持续发展视角来看,当前的信息在内容和量上仍旧显得不够。有必要以现有平台和功能为基础,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以进一步完善平台,使其朝着更加智能以及更加通用的方向发展。如在涉水工程数据库中增设航道设施设备修复信息,主要涉及修复的位置、毁损的原因、具体的修复方案等一系列信息,另外,还可提供重要的海损情况等诸多信息以供港口航道管理使用。又如航道回淤分析功能的作用范围得以进一步扩大,最好能够实现对所有航区的分析,此时需要于航道数据库之中添加下述信息:(1)台风信息。(2)疏浚土倾倒区实际使用情况信息。(3)专门设置的储泥坑实际使用情况信息。(4)水域采砂信息。(5)专供港口航道相关区域的回淤分析。如此一来,便能够形成港口航道及相关水域的全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对局部信息化的进一步升级,提供包括快速查询以及方便比照在内的诸多功能。

三、做好航道信息化创新项目管理

1、降低工程造价

系统对各项业务采用联合监控。将合同履约、进度、质量、安全、环境文明与费用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从进度款支付、工程价款扣款、工程价款结算,一直到合同最终的工程决算,进行费用全程跟踪,便于决策层在第一时间得到工程发生的最新费用信息,及时作出判断与决策,从而降低工程投资风险。?

2、强调协同管理,确保或缩短工程周

系统自动串联工程实施链中的上下游信息流,使上级主管、业主、监理、供应商(大型配套、设备提供商)、总承包商(设计、施工、安装)、分包商之间能及时分享、有效地利用在线信息;实时对项目进行全程监控,通过预警机制,提醒管理人员及时处理与优化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使工程项目的建设进度能够按照事先的计划,有步骤、健康的执行,达到确保或缩短项目建设周期的目的。

3、提高项目管理决策的科学性

建立综合查询、WEB查询、决策支持等多功能的查询。在工程建设的管理过程当中,通过查询系统的组合运用,从大量的原始数据中提炼与分析出有用的信息,使上级主管部门与企业领导能及时了解当前项目的进度、费用、质量、合同履约、财务、人事、物资等状况。并生成各种直观的效果图,供领导分析,从而作出准确、科学的管理决策。

4、采用新型管理技术,提高工作效率

可使项目管理办公效率大大提高,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可以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使他们有更多的精力去考虑项目管理中的优化、协调、组织和决策等问题。对项目人员的工作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对建设管理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四、结语

综上,做好航道信息化建设管理措施大大提高了航道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起到辅助决策的作用,确保领导决策的及时性、全面性、正确性,增强航道工作决策、指挥的科学性。从而更好地实现航道管理工作的目标,大大提高航道维护管理工作的效率,整个江河航运将会更加安全、畅通。

参考文献

[1] 陈卫中.长江口航道信息平台建设和后续开发设想[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09:313-316.

[2] 刘明俊,潘俊,刘佳仑.长江干线航道信息发布平台的构建设想[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0,06:85-87.

航道 文章 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