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下的群体性孤独
   来源:现代交际     2018年09月09日 14:30

群体性孤独

王竹君

摘要:如今,由于缺乏安全感、却又渴望亲密关系,社交媒体成为我们的不二之选。虚拟社交让用户游离于各种社交网站,在不同的社交平台不断切换,寻找感情的寄托和陪伴,排解自身的孤独。人们因此开始丧失独处的能力,一旦独处,便会觉得孤独、焦虑、恐慌,然后拿出手机打开社交媒体,尝试等待他人联系或是在社交媒体上运用虚拟化身与他人取得联系来获得精神慰藉,解决孤独的恐慌。这种孤独并非个体行为,而是在如今社交媒体盛行的年代人人都自发形成的一种行为,因此便上升到了群体性孤独,尤其在校大学生群体中尤为可见。

关键词:孤独 群体性孤独 社交媒体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9-0151-02

一、引言

当社交媒体的出现替代了人们面对面交流时,我们发生了哪些变化?我们生活在由各种形式的社交媒体为我们塑造的拟态环境(pseudo-environment)(隋雪,et.,2012)中,被各种信息洪流包围。我们不再写信、发短信或是打电话给想要联系的人,取而代之的是、微博、QQ、电子邮件、Twitter、Facebook、Instagram,技术刷新了亲密与孤独之间的边界。青少年避免使用电话,甚至避免发语音,因为他们害怕在电话里暴露太多,相比谈话,他们更热衷于选择文本交流。直接通电话会将整个人的全部时间精力倾注给对方,声音传递情感,而我们巴不得让声音消失在生活中(Sherry Turkle,2014)。屏幕交流的优势就多了,它可以让人们反思、重新输入,重新编辑,或者如众多同学口中而言,“这是一个能隐藏的地方”。

孤独往往是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来定义的,更具体地说,就是“一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在某种重要方面存在缺陷时所发生的不愉快的经历”(Perlman & Peplau,1981)。纽约时报在2015年发表了一篇文章叫作“孤独为何即将成为下一个公共健康问题”,此文认为孤独会导致肥胖并使人成癮,并成为一种潜在的流行病。那么什么又叫做群体性孤独呢?雪莉·特克尔在《群体性孤独》一书中将“群体性孤独”定义为“人们通过移动设备把自己牢牢地拴在网络上,从而获得一种自我的新状态。”从一开始,它就意味着某种授权:它可以从现实环境中脱离——包括其中的人。人们希望“在一起”但同时又希望“在别处”——即使深处人群中,我们也热衷于通过掌媒连线到我们并不在的地方,并同不在场的人时刻保持联络,甚至在参加聚会的朋友和同处一室的同学同事之间也呈现出这种令人尴尬的“人群中的沉默”,Turkle称之为“Alone together”(Sherry Turkle,2014)。

二、文献回顾

(一)社交媒体的兴起

人们对网络技术带来的好处趋之若鹜。从报纸、广播到电视,再到现在的新媒体和掌上媒体以及SNS(social network site)社交网络,我们似乎总在期待更加亲密无间的关系。新技术使人们即使身体不在场,也能随时随地、无时无刻不保持着看似亲密无间的联系。

社交媒体(social media)是人们用来创作、分享、交流意见、观点及经验的虚拟社区和网络平台。社会媒体和一般的社会大众媒体最显著的不同是,让用户享有更多的选择权利和编辑能力,自行集结成某种阅听社群。社会媒体并能够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呈现,包括文本、图像、音乐和视频。正因为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其中,作为信息的发布者,这就弥补了以前只有记者或者媒体工作者才可以作为信息的传播者的缺憾,所以社交媒体为青少年以及各个年龄阶段各种职业人员所青睐,尤其是大学生群体。

大学生是社交媒体中活跃的主角,智能手机上能满足大学生各种需求的APP也使得他们比其他群体在网络社交中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浏览网站、看公开课、网购、看短视频、看新闻、交友等功能使得大学生们改变了以往传统的交往方式。大学生们通过在社交网站上对个人主页的管理或是朋友圈的精心布局,使得他们“选择性暴露”和“自我形象塑造”,创建了一个网络中的“拟态人”,这是学者在传播心理学中提到的概念。出于自我认同的需求和他人认同的渴望,大众倾向于选择自己较为满意或者积极的一面对外展示分享。你不会发你平常样子的照片,你会化妆,精心打扮,然后自拍,上传,设置头像照片。这就是别人看到的并认为是你的平常形象,实际上却是经过设计的。在我看来,这些都是在“自我的表演”。并能时刻提醒朋友们“我分享,故我在”。

(二)亲密关系中的新型孤独

雪莉·特克尔(Sherry Turkle)对人与信息技术的关系进行了长达15年的研究,并在《群体性孤独》一书中提到“网络自我的三种新状态”,即人们通过移动设备把自己牢牢地拴在网络上,从而获得自我的新状态。第一种状态是“逃离现实世界”,第二种状态是“双重体验”,人们能够体验到“虚拟与现实的双重人生”。第三种状态是“多任务处理”:人们由于可以同时处理多种事情而赢得了更多时间。面对先进的科技手段,面对智能手机给我们带来的便利,我们看似更加具有凝聚力,实则却更比任何时代都身处孤独。

1.因使用社交网络而变得孤独

过去,没有社交媒体,也没有新媒体,只有书籍,报刊,电视陪伴人们度过闲暇时光,而人们更多的则选择三两朋友聚在一起谈天说地,畅所欲言,与家人在一起也是无话不谈。而自从有了社交媒体,人们开始线上交流的时间远多于线下面对面交谈的时间,因为线上可以随时编排自己的想法“让人感到安心”,线上交流不仅给人们腾出一定时间编排出符合礼仪简洁明了的溢美之词,还提供了机会让人们可以无视他人的感受,你可以避开眼神接触,你可以选择不去听“他们声音里的痛苦或愤怒”,但是在网上,人们错过了肢体语言和对话的声调,显得不是那么真实。

2.因孤独而使用社交网络

日本传播学者中野牧描述了一种称作“容器人”的社会形象,指出“容器人”是指注重自我意志的自由,对任何外部强制和权威都不采取认同的态度,但却很容易接受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他们的行为也像不断切换镜头的电视画面一样,力图摆脱日常繁琐性的束缚,追求心理空间的移位、物理空间的跳跃。社交媒体使得人们交流方式触手可得,将自己封闭起来,进而成为人们逃避孤独的最佳选择(纪政雪子,2014)。

有学者认为社交媒体具有双向作用。孤独患者会认为社交媒体的使用能够满足他们的归属感,因为使用社交媒体不需要任何社交技巧或是社交能力(Kim et al.,2009;Rubin,Perse,& Powell,1985)。然而,使用社交媒体并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需求,尤其是当你渴望逃避社交孤独时,反而使人们越来越依赖于使用媒体。因此就会导致一条恶性循环链,引发很多使用社交媒体的问题。

参考文献:

[1]Kim,J.,LaRose,R.,& Peng,W.(2009).Loneliness as the cause and the effect of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Internet use and psychological well being.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12,451-455.

[2]Perlman,D.,& Peplau,L.A.(1981).Toward a social psychology of loneliness.Personal Relationships,3,31-56.

[3]SherryTurkle.Alone Together:Why we except more from technology and less from each other.Published by Basic Books,2014:166.

[4]Rubin,A.M.,Perse,E.M.,& Powell,R.A.(1985).Loneliness,parasocial interaction,and local television news viewing.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12,155-180.

[5]纪政雪子.“容器人”在新媒体时代的特征衍变分析[J].东南传播,2014(12):42-44.

责任编辑:刘健

文章 社交 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