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学生环保意识的诸多因素分析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18年08月12日 20:00

...于重庆市GDP影响因素的研究 -商场现代化 中国联通沃阅读

王泽晋

[摘 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环境为我们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资源和条件,只有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人类才能更好生存与发展。我们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设力量,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大部分的社会群体,所以,如果不能提高我们学生的环保意识,改善当前我国的环境污染现状,那么势必会影响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关键词]环境意识;环境影响;学生

中图分类号:G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30-0004-01

1 社会环境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影响

1.1 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但与此同时,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也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例如道德滑坡,环境污染。社會上出现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追求经济发展的现象,大人们将经济利益的追求作为首要目标,只关注个人的物质需求和眼前利益的得失,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渗惜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十分淡薄。甚至有人认为环保与经济发展是对立的,要想发展经济必然要牺牲生态环境。在这种趋利性的影响下,当前社会并没有形成良好的环保氛围,因此对我们学生环保意识的形成产生了不利影响。

1.2 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的影响

当前我国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又是法治经济,需要大力加强法律法规建设,确保各项重大经济改革在法治轨道上顺利推进。近年来出现的环境问题多种多样,我国的《环境保护法》由于颁布时间较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适用于各类环境问题。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现行的环保法律无法跟进新的环保系统,对待破坏环境的行为没有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保障,不利于为我们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

1.3 媒体宣传力度不够的影响

在经济发达的当今社会,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已经威胁到人类的长久发展,尽管新闻、报纸、互联网每天都会报道成千上万条关于人类破坏生态环境而产生严重后果的事例,但是却很少有报道对保护环境行为的正面宣扬和对破坏环境行为的惩治,因此,没有形成良好的全民保护环境的杜会氛围。所以,媒体舆论应当发挥其重要的传递作用,媒体导向不但要正确,也要具有针对性,应该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和舆论工具在全社会开展积极有效的环保宣传。既要宣传环境保护法,使人们认识到环境保护是有法律依据的,同时也要积极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让环保意识在每个公民的思想意识中生根发芽。

2 学校教育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影响

2.1 重视程度有待加强

学校教育是加强学生环保意识教育的关键且重要途径,但是很多学校未将学生环保意识教育纳入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去,有许多学生参与了关于环保意识的教育与研究,正是由于学校的不重视,导致环保意识的教育一直没有被提到战略高度上來。所以,学校要重视环保意识教育,积极主动地把加强环保意识教育纳入到学校的整体工作中去,同社会环保部口与教育部口进行密切的配合,共同研究制定学校的环保意识教育计划,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系统地在选修课和平时的专业课中渗透生态文明知识,使学校的环保意识教育更加具体化。

2.2 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在学的学习生活中,学生接触最多的群体就是教师,教师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在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教师的行为往往会成为学生效仿的对象,教师如果不能很好的践行环境保护行为,那么对于广大的大学生而言,将不利于环保意识的形成。因此,教师群体的生态文明意识将间接的影响到大学生环保意识的教育及形成。提高教师群体的环保意识,并真正的履行环境保护的义务,会对学生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的教育氛围,有利于学生践行环境保护的责任。因此,教育者的自身素质也有待加强,要提高对加强学生环保意识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2.3 环保实践活动较少

环保实践是指学生通过环保知识的学习与理解,将其正确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有意识的活动。学生环保意识的养成不仅仅是掌握与环保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还应依靠实践来巩固。然而,我国学校没有意识到环保实践的重要性。一方面,学生环保教育很多教学实践活动过于注重形式,而忽略学生是否真正的参与到活动中去,或者是为了应付有关部口的检查,没落到实处,对学生的环保意识教育效果不强。从表面上看,把学生环保意识教育很为重视,似乎提高了环保意识教育的地位,但实际上却没有将生态意识内化为学生自己内在的道德要求。另一方面,很多学校虽然进行了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投入了人力和物力。但是,这些活动基本上都是由老师亲自设计、指导,而学生只是个被动的参与者而已,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意识,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长此以往,学生认为实践活动过于形式化,从而产生抵触也理,不愿意再参加环保实践活动。

3 家庭环境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影响

3.1 家庭"重智育轻德育"培养方式的影响

家庭是人最先接触的环境,也是最早对人实施教育和影响的地方。家庭环境的熏陶不仅影响子女个性的发展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而且对子女的环保意识的形成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教育的影响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形成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当代中国,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对升学考试的普遍重视,一部分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方面,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考试排名,用不用再买几本辅导书,需不需要补课等升学要素,而往往忽视孩子的非智力品质的培养,如环保意识。正是由于家长对德育重视程度存在偏差,致使部分学生的坏保道德素质不高。

3.2 家长忽视自身表率作用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长则是子女的第一名老师。然而,部分家长忽视自身的表率作用,没有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举止,他们大多采取顺其自然的培养方式,疏于引导,致使子女在对坏保行为上存在着偏差。正是由于家长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子女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不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没有对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时期的学生做出正确的引导,致使部分学生没有养成注重保护生态环境的好习惯。

4 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4.1 学生对环保重要性认识不够

学生环保意识缺失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自身的坏保信念较为淡薄。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从众心理"的人,从众也理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随大流",是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下,不由自主或不知不觉的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一种心理现象。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缺乏足够的道德分析能力,对待保护环境的具体问题也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这就很容易产生盲目的从众心理。在面对复杂的生活环境及问题时,无论是道德判断能力,还是道德鉴别能力都相对薄弱。长此以往,这种"事不关己"的淡漠态度将会在无形中助长破坏环境行为的蔓延。

4.2 学生忽视环保知识的学习

学生环保知识的缺失主要由当前学生学习的功利化现象突出所导致。比如经济类、计算机类、英语、自然科学知识和技术等专业往往受到很大程度上的追捧,人文社科类专业往往因为不受重视而缺失。所以导致我们学生更加缺乏对环保意识教育的认识和学习的动力。

4.3 学生忽视环保习惯的养成

当前,学校学生虽然掌握大量的环境道德知识,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但现实生活中的环保实践能力却相形见绌。曾经有个关于"日常生活中,你是否有随手关灯、一水多用的习惯?"问题,62.4%的学生表示经常如此,并带动和监督周围其他同学;28.9%的学生选择"时有时无",选择"基本没有"的学生有8.7%,他们不但没有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对他人浪费水电的行为也视而不见。关于"外出购物时,你是否会自备购物袋?"问题,29.1%的学生选择"经常如此",27.4%的学生选择"时有时无",而占有总人数43.5%的学生表示完全没有这种习惯。

5.结束语

良好的环保意识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我们学生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坚力量,是否具备良好的环保意识和与时俱进的环保观念,无论是对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还是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更好的进行学生环保意识教育,提离环保意识,成为专家学者和思想政治教育者关注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马燕;李志萍.论加强学生环境教育与生态环保意识培养[J].教育教学论反.2012(7).

学生 文章 环保意识